学术盛会展风采 | 我院修复重建团队参加全省第十五次手显微外科学术会议
2023-07-14
阅读次数:1148
2023年6月16~17日,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五次手外科与显微外科学术会议在四川省泸州市成功举办。成都第一骨科医院修复重建科一行三人赴泸州参会,受到与会人员一致肯定,充分展示了我院修复重建科医师的良好风采。 大会分为专家讲坛、软组织缺损与感染、手外伤与先天畸形、断指再植与周围神经、上肢创伤五个专题。邀请了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徐永清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富国教授、项舟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易传军教授、宁波市第六医院王欣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戚剑教授、西安市红会医院许玉本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阳运康教授等知名专家作大会专家讲座、专题点评及主持。 在学术交流及病例演讲比赛会场,各位专家学者分享优秀案例,内容紧贴临床,演讲各具风格,给在场的专家及评委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来自省内多家医院的青年医师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病例分享。 中共党员 范涌熙 我院修复重建科主治医师范涌熙汇报的病例《股前外侧穿支皮滩串联足底内侧穿支皮辨修复创伤后足跟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一例》,在足跟部负重区创面诊疗思路中发现新视角、发散新思维,荣获二等奖。 (魏庆宇) 我院修复重建科医师魏庆宇汇报的病例《足部巨大痛风石引发的足趾危机》,对足部复杂痛风石的诊疗提供了新思路,得到了现场评委的肯定,荣获三等奖。 中共党员 修复重建科主任 周盟森 《足底内侧皮瓣的临床应用》 中共党员 范涌熙 《足踇趾供区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缺损的临床应用》 周盟森主任表示:参会团队将科室最新工作与省内同行进行交流,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一致赞扬与好评。接下来,医院修复重建科团队将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动党建+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业布局、创新诊疗模式等方面实现新的提升和突破,进一步做好修复重建专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我院修复重建科是涉及创伤、矫形、组织修复等多领域的专科。医疗团队由创伤骨科、显微外科、手足外科的中青年专家组成,设置床位35张,现有教授1名、高级职称人员2名、中级职称人员4名、初级职称人员2名,其中全部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常规开展各类开放性骨折、断指(肢)、血管神经肌腱损伤、急慢性创面、骨与软组织感染、体表肿瘤、手足先天畸形等疾病的诊疗。 近年来成功开展游离皮瓣切取移植手术,运用最小的供区伤害修复创面缺损,尽可能的恢复肢体功能。开展拇手指再造、手部各类微小皮瓣手术,让手外伤手指缺损的患者重获手指。在高倍显微镜下修复血管神经,运用显微外科技术治愈了大量骨髓炎、慢性创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科室始终坚持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以医疗科研为先导,以团队配合为基础,依托全院的临床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让创伤患者伤而不残,残而不废”的愿景。如:耳再造,鼻再造,乳房再造。 — 诊疗范围 — 创伤性畸形和缺损:机械伤、交通伤、高处坠落伤、地震伤、电击伤、火器伤等所致的四肢缺损和畸形,含复杂的四肢骨折、创面、骨不连。神经、血管、肌腱损伤;疤痕增生及挛缩;皮肤肌肉及骨的缺损;四肢的离断等各类手足外伤。烧伤病人疤痕增生及挛缩采用疤痕松解、皮瓣修复、皮肤扩张器应用等方法治疗的功能重建;耳垂离断再植;手指再造;手部骨关节缺损;手足部各种损伤的晚期功能重建等。 感染性疾病:骨外露、骨髓炎、软组织感染、內植物感染、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放射性溃疡、窦道、褥疮等。 各类畸形和缺损:多指(趾)、并指(趾)、巨指(趾)等。拇外翻矫形、腱鞘炎、锤状指、类风湿骨关节炎矫形、痛风石切除及其它手足部疾患的治疗、先(后)天肢体畸形矫形术。 四肢体表肿瘤:斑痣、黑色素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皮肤癌等肿瘤切除后的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 腕管综合征、尺管综合征、臂丛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等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对神经损伤后功能不恢复者采用各种肌腱转位+肌腱移植进行晚期功能重建。肢体功能受限或肢体功能障碍的相关慢性疾病或退变性疾病。 各种美容手术失败后的修复重建,创伤后器官缺失后再造,如:耳再造,鼻再造,乳房再造。 供稿:修复重建科 魏庆宇 审核:唐晓俞